文憑試e通訊

  • 新浪
搜 尋
首頁> 升學輔導> 外地留學> 大中華地區> 中國內地> 文憑試收生計劃 > 文憑試收生計劃填選志願策略

文憑試收生計劃填選志願策略

(本文章不會有更新) 03-2-2021 發布

  2021年(2021/22學年入學)文憑試收生計劃(下稱計劃)即將開展,參與院校將由去年的122所增加至127所。一如以往,計劃仍以順序志願的方式錄取。下文試以2020/21年計劃的報名及錄取情況,分析最新的招生形勢,並就2020/21年招生安排,建議填選志願策略,同學增加入讀心儀院校及專業的機會。

分析2020/21學年收生形勢
   2020/21學年,共有3,993名本地應屆高中畢業生確認報名參加文憑試收生計劃。當中,文憑試成績達「3322」者有1,480人、獲校長推薦並達「2222」且總分數達10分者有655人,而報讀體藝類專業並達「2211」者則有215人。內地高校最終擇優錄取2,026名考生,佔確認報名總人數的50.74%。
 
 
2020/21年確認報名人次最多的10所院校
排序 院校志願統計 第一院校志願 第二院校志願
院校 確認人次 院校 確認人次 院校 確認人次
1 暨南大學 2,117 中山大學 891 暨南大學 635
2 中山大學 1,564 暨南大學 578 中山大學 316
3 深圳大學 720 復旦大學 161 廈門大學 219
4 廈門大學 642 廈門大學 159 華南理工大學 176
5 華僑大學 467 清華大學 139 深圳大學 153
6 華南理工大學 459 北京大學 137 華僑大學 110
7 華南師範大學 411 廣州中醫藥大學 112 華南師範大學 99
8 廣州大學 374 深圳大學 104 復旦大學 84
9 復旦大學 352 上海交通大學 100 上海交通大學 82
10 上海交通大學 274 同濟大學 88 上海財經大學 78


學生報名特點
  綜觀2020/21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報名數據,可見香港學生報名情況有以下特點:

院校志願涵蓋廣
  儘管於2020/21年參與文憑試收生計劃的122所內地高校在港的知名度和規模有所不同,但有119所高校獲學生填選為首兩個院校志願。文憑試放榜後,有109所高校成功擇優錄取學生。由此可見,參與高校在認受性和專業設置方面大致符合香港學生的預期,能豐富高中生的多元出路選擇。

專業選擇多元
  2020/21學年獲高校錄取的2,026名考生中,分布在逾200個不同的專業。其中,較多香港考生填選的熱門學科,依次為中醫學、法學、漢語言文學、臨床醫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類、會計學等;亦有考生報讀天文學、歷史建築保護工程、水產養殖學等相對冷門及香港院校較少開辦的學科。由此可見,內地高校多元化的學科設置,讓同學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及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報名分布不均
  2020/21學年文憑試收生計劃中,考生的報名申請仍呈現分布不均的情況。2020/21學年確認報名人次最多的10所院校與2019/20學年相比較大體相同,暨南大學及中山大學再次成為確認報名總人次最多的首兩所院校,分別為2,117及1,564人次。在院校學額無明顯變化的前提下,上述院校的學額競爭將持續激烈。
 
•   確認報名總人次最多的首10所高校中,有8所位於鄰近香港的沿海省市(廣東省及福建省)。反映香港學生在報讀內地高校時,地域因素仍為主要考慮。
 
•   考生志願過於集中於某些高校,導致該等高校專業的學額競爭相對激烈,而其他高校的相近水平的專業卻仍有學額。部分熱門學科,例如中醫學,此情況尤為明顯。
 
     針對此情況,同學在填寫志願前,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掌握有意報讀的專業在不同區域、不同院校的開辦情況,以便作出全面的部署,有助同學入讀同等水平的心儀專業。

2021/22學年計劃 志願部署
  參照去年情況,同學在參加2021/22學年計劃時,應以興趣優先為原則,並按自身條件選報志願,避免成績與高校、專業錯配。同學可參照以下策略,作好整體部署,增加入讀心儀院校及專業的機會。

策略一: 從「大師、大學、大樓」入手 了解高校的綜合實力
  高校眾多未知如何入手?簡單而言,評估高校綜合實力,不外乎「大師、大學、大樓」三個因素。

大師 學術以人為本,故論高校實力首重學術人才。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學院院士」及「長江學者」等稱銜的學者,皆在特定科研領域擁有崇高學術地位及貢獻良多。由權威學者任教的專業與學科,科研與教學達到一定的水平。
大學
知名度、認受性、學術排名等較高的高校,會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學生入讀,較能提升整體教與學的水平。高校在招收內地學生時,分為第一批次及第二批次處理。第一批次高校收生標準較高,其中被列入「雙一流」建設的高校,整體水平及收生要求則更高。
大樓 指院校的校園建設及硬件配套。內地高校校園一般佔地甚廣,而「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經費較一般高校的多,硬件配套亦較完善。一流的內地學府每年教育經費達世界先進水平。

策略二:結合自身成績作部署
  同學一旦完成現場確認,就不可再調配志願,故同學填選志願時,必須按預計取得的成績,並結合高校過往錄取成績來作出部署。綜合過往院校的收生數據,在符合最低入學要求「3322」的基礎上,建議同學可作以下部署:
 
文憑試預計成績 選校策略
六科24分或以上 可考慮「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其特色專業,以期入讀國際排名較高的心儀院校。
四科14分或以上 應以專業優先,再考慮高校情況。
四科12分或相近成績
應設定保底線,盡量避開競爭太激烈的熱門學校及專業,增加獲錄取機會。
註: 上表概約分數換算:第5**級=7分、第5*級=6分、第5級=5分、第4級=4分、第3級=3分、第2級=2分、第1級=1分。

  同學須留意,自2018/19學年起,「校長推薦計劃」下獲推薦的考生,其最低錄取標準為四門核心課程(中國語文科、英國語文科、數學科及通識教育科)的總分數須達10分或以上,且每科不得低於2分。此安排能充分考慮同學的不同特質和長處,同時亦能讓高校有更大彈性錄取有潛質的學生。

策略三:把握順序志願的特點
  2021/22學年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錄取安排仍以順序志願操作,每位申請人可最多選填4個院校志願,而每個院校志願下再選填最多4個專業志願。統一招生系統將按每位考生的院校志願順序來依次處理入學申請,而在每個院校志願中,會將符合要求的申請人按照專業志願由先至後、成績由高至低排序後,擇優錄取,額滿即止。未獲第一個院校志願分配學位的申請人將進行下一個院校志願的遴選,如此類推。最終每位申請人只可能獲得一次錄取。錄取順序如下圖:



整體布局 穩守突擊
      基於順序錄取、志願優先的錄取安排,第一院校志願的填選策略尤為重要。考生填選志願時宜參考以下策略:


院校志願 保持梯度
  4個院校志願的基本入學要求及過往錄取成績應有一定差距,避免選擇錄取條件相近的院校,以提升獲錄取的機會。
 


專業志願 冷熱搭配
  與香港的大學聯招辦法以專業為志願單位不同,計劃的志願填報是先選院校志願,再在每個院校志願中填選4 個專業志願。故同學選填專業志願時,應按自身興趣,篩選出同類型的不同專業作考慮。而每院校的4 個專業志願中,應兼有冷門及熱門學科、優勢及一般學科。避免過於集中於熱門優勢專業,而影響獲心儀院校錄取的機會。
 
不要亂填或放棄第三及第四院校志願!
  2019 年數據顯示,有395 名考生由第三和第四院校志願獲得入讀大學的機會。同學務必把握每一個機會,認真對待所有志願的選擇。

把握補錄機會!
  2020年將續設補錄安排,供達到最低錄取標準而尚未獲志願內院校錄取的考生,根據個人意願報讀尚有餘額的高校專業。參考去年錄取情況,191名考生透過補錄成功獲錄取。同學可留意相應的日程安排,把握招生過程中的最後機會。

最後,祝願各位同學運籌帷幄,成功入讀心儀高校及專業!
 

編輯:鍾志民

相關文章:
放眼大中華升學
大中華升學重要日程
內地升學現況
拆解內地升學疑難
內地大學綜合實力評估
學科門類及熱門本科專業概覽
綜覽內地升學途徑
文憑試收生計劃
文憑試收生計劃常見問題
文憑試收生計劃參與高校分布圖
文憑試收生計劃參與高校一覽表
港澳臺僑聯招試
港澳臺僑聯招試院校名單
港澳臺僑聯招試填選志願策略
暨大、華大兩校聯合獨立招生
中山大學獨立招生
北京師範大學 - 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中港合辦)
內地校園生活小知識
內地升學常見問題
內地升學獎助學金
內地畢業港生出路
內地高校香港學生實習就業資訊平台
內地升學分享
 

《大中華升學指南網上版 2021》
免費瀏覽指南

此篇內容分享,由以下計劃支持。有關計劃資訊,可參閱Facebook「學友社DSE資訊站」。
 

你可能感興趣

單獨招生

  2021學年共有98所臺灣院校獲臺灣教育部批准在港獨立招生,其申請日期、招生校系、報名資格、招生名額等安排由各校自定,同學須自......

 
文憑試收生計劃參與高校一覽表

• 最新有關2020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專業(課程)資料,以聯招辦網上報名系統公布為準。 ......

 
日本

香港留日學友會           同學赴日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