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e通訊

  • 新浪
搜 尋
首頁> 升學輔導> 外地留學 > 留學注意事項 > 專家教你5大法則 智選外地專上課程

專家教你5大法則 智選外地專上課程

(本文章不會有更新) 19-12-2018 發布

文/黃曉彤
 
       中六畢業,不少同學在思考升學出路時,都會面對選擇院校和課程的煩惱,特別是打算負笈海外的同學,要考慮的實在太多了。究竟如何在眾多的院校和課程中,做最正確、最合適自己的升學抉擇?如何選擇有質素的院校和課程?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前總幹事Dorte Kristoffersen女士總結5個建議,幫助同學做正確的升學抉擇。


Dorte Kristoffersen女士
在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服務多年,亦曾在丹麥、澳洲、美國等國家擔任高等教育質素保證機構的要職,因此對本地及海外高等教育有豐富認識和見解。

 1  第一重保障:須獲國家承認
       每年都有不少中學畢業生選擇到外地升學,然而,外地院校和課程遠比香港多,同學如何了解那些陌生的院校和課程,從而作出正確的升學抉擇?Kristoffersen女士籲同學,應盡量利用一切可獲得的資訊去了解院校和課程,當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必須確保報讀的院校、課程及其所頒學歷,是否在該國家或地區獲得認可。

     「獲得國家承認,這樣至少可以保證院校和課程的質素,是達到某程度的水平。」Kristoffersen女士指,不少國家都設有公開名冊,列出獲當地政府承認的院校。以香港為例,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局) 為本地及非本地課程進行評審,並在「資歷名冊(Qualifications Register)」列出在香港資歷架構下獲認可的課程,及其資歷架構級別,而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政府或法定機構,提供當地大專院校和課程的可靠資訊,同學可上網查閱這些機構公布的認可院校名冊。

 2  參考官方的升學資訊
       Kristoffersen女士建議, 計劃負笈海外的同學,可從各國的高等教育質素保證機構,查閱官方公布的認可院校及課程資訊。「大部分國家,都有類似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質素保證機構,並設有網站,是非常好的升學資訊提供者。決定了去甚麼國家升學後,不妨透過相關質素保證機構,了解該國的質素保證制度和安排,以及當地認可院校及學術資歷的名單。例如澳洲高等教育品質標準署(TEQSA - 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是當地規範全國高等教育、監控品質及設立標準的獨立機構。」

       Kristoffersen女士指,澳洲、英國、加拿大、美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都設有類似的高等教育質素保證機構,提供很多有關認可院校及課程的資訊。「學生務必要非常小心地做抉擇,查閱這些官方的升學資訊,查閱時可將焦點放在院校是否獲得國家認可,這是作出正確升學抉擇的基礎。」

 3  比「國際排名」更重要的考慮因素
       坊間的國際大學排名機構,每年都會公布各國大學的排名,不過Kristoffersen女士認為,在這些國際排名以外,同學選報大學時,更應參考客觀的資訊,作更全面的考慮,從而作出正確的升學抉擇。「學生應盡量利用豐富的資訊,而非單單考慮那些在國際排名機構獲得最高排名的院校。學生真正要考慮的,是院校的辦學情況,包括其辦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怎樣的學習環境,以及帶來甚麼價值、主張等。」
 
     「在國際排名中取得最高排名的院校,並非對每個學生都是最好的選擇,因此我鼓勵學生,面對眾多選擇時,應好好利用可獲得的升學資訊,思考自己希望讀甚麼類型的院校,包括學科、學習環境,從而做最好的升學選擇。」

       Kristoffersen女士舉例, 相比起排名高的院校,不少本地及海外的地區性院校更能夠提供使用者友善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支援。「不止學習上的支援,這些院校亦會對同學生活的各方面給予幫助,對於離開家人、朋友,隻身遠赴外地求學的留學生來說,院校給予生活上的支援及關心,是非常重要的。」

 4  為回港後的學歷評估做好準備
       Kristoffersen女士建議,同學也可從另一個層面去評估外地院校和課程,是否達到一定的質素標準,以至在取得學歷後,在香港獲正面的學歷評估。

     「學生可從入學要求,去推斷某海外院校是否合適、正確的選擇。當一間院校的入學要求過低,這可能是代表某些不尋常的情況出現。報讀海外課程時,需要留意課程和教學安排,包括學生需要完成的課程單元、院校給予學生的學分豁免及其準則等,也是明智的辨別方法。」

       Kristoffersen女士指,學分豁免的安排是學歷評估時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大幅度的學分豁免是一個警號,因為這意味頒授學歷的院校,可能未對學生獲豁免科目的學習成效進行檢測。另外,如果學歷頒授是以學分為基準,而一個學歷的學分是由多間院校給予,評審局日後就會難以評估該學歷,同學就會得不償失。」

       不少畢業生在取得外地的學歷後回港工作,需要向評審局申請就其非本地學歷進行「學歷評估」。Kristoffersen女士指,評審局進行評估時,會檢視申請人已完成的學歷,以及當中對其有重要影響的學習,包括院校給予學生的學分豁免,從而評估其外地學歷是否符合資歷架構下某特定資歷級別的標準。

 5  預先了解升學銜接
       Kristoffersen女士建議,如果同學對將來的升學出路有完善計劃,準備負笈海外攻讀首個學位,然後回香港繼續升讀碩士學位等,不妨先向開辦心儀碩士課程的院校查詢入學要求,確保即將報讀的海外學歷,符合本地院校的碩士課程入學要求。

慎選資訊,周全考慮
       Kristoffersen女士一直留意高等教育界的發展現況,她坦言現時教育商品化,課程質素良莠不齊。「很多私營辦學機構從教育獲取營利,遺憾的是,有些辦學機構為錯誤的原因提供課程和學歷,他們為了牟取利潤,而非為學生提供真正的教育,因此同學應小心謹慎地選擇院校和課程,考慮報讀外地課程前,必須要肯定報讀的院校及課程是獲得國家認可。」

        與此同時,學生身邊充斥林林總總的升學資訊,紛繁複雜。Kristoffersen女士籲,同學要小心分析所有可獲得的資訊,查閱院校和課程的網站,了解院校是否適合自己之餘,宜盡量參閱有權威性的資訊,例如國家或官方公布的資訊,從而判斷院校是否質素良好、符合自己的需要和期望。


編輯︰王崇德


相關文章:
外地升學四問
海外公開試

外地升學國家/地區資訊
內地 臺灣 澳門 英國 澳洲
美國 加拿大 新西蘭 德國 新加坡
日本 韓國 愛爾蘭 法國 瑞士
 
 
《中六升學指南2018
免費索取指南
下載電子書

你可能感興趣

臺灣學科概覽

臺灣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     臺灣的高等教育發展蓬勃,有多元化的學系可供選擇。同學在選擇就讀科系前,......

 
新加坡

新加坡旅遊局           新加坡以雙語教學為......

 
美國

EducationUSA (美國領事館) 留美諮詢中心     美國兒童通常由5歲開始入讀小學,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