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興趣為先 向運動教練之路進發
(本文章不會有更新) 於 20-3-2018 發布
文/黃韻盈
高中選科對不少中三同學來說是一大難關:究竟是按興趣選擇?還是以熱門科目為首?羅卓琳自小好動,不習慣靜靜地坐在課室學習。3年前她選擇忠於自己的興趣,選修了ApL課程「運動及體適能教練」,在課堂和實習中訓練自己成為未來教練。
|
▲羅卓琳憑興趣選修此課程,並獲「達標並表現優異」佳績。 |
選科兩難 終以運動興趣優先
卓琳早已立志從事運動相關的工作,但她曾就讀的中學沒開辦高中體育科,選科便成了難題,「其實自己也很矛盾,究竟是跟隨身邊的同學,還是憑興趣選科?如果以興趣選科,根本沒有一科適合自己,最後只好選修資訊及通訊科技科和較『切合市場需要』的經濟科。」
有見及此,老師推薦她報讀ApL課程「運動及體適能教練」,用2年時間審視自己是否適合投身教練行業。她也曾擔憂再修讀此科或增加學習負擔,但相信只要做好時間分配,自己還是有能力應付。而且她的媽媽雖不了解ApL,亦將女兒的興趣放在首位,以「自己條路自己行」鼓勵她勇往直前。她最後決定以興趣為先,選修此科。
理論實習相輔相成 體驗教練滋味
課程雖以「運動」為名,卓琳亦曾以為此科跟一般術科相差無幾,每個星期六只能呆在課室看簡報、聽理論。幸好課程比她想像更有驚喜,第1年課程除有運動理論課,同學還會學習如何處理運動創傷、管理運動品牌等,及參加器械健體等體適能訓練實習活動,第2年則集中教授教練知識。課程主任(應用學習)簡威南不諱言,部分同學如卓琳般較抗拒「沉悶」的理論課,但大部分理論為基礎知識,沒修讀理科的同學也能應付;其中實習佔整體課程六成,更與理論課互相配合。
體適能活動教授評估是課程的「重頭戲」,讓慣於被訓練的同學一嘗寫教案、當小教練主持活動。當年她不僅要由零入手編排活動,亦需兼顧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IES),令她壓力倍增。為減低憂慮,她盡量在小息或午休時間準備評估,IES則留待家中完成,空閒時聆聽音樂和跑步減壓。
她與組員花了2個月時間籌備一項類似變速跑的訓練活動,並抓緊每個星期六上課前的時間排練,確保過程暢順。豈料在活動示範當天,監考導師暗中指示參加者中途離場,測試「教練」有否留意四周環境,「我們從沒預想學生會不受控制,事後我跟組員討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完全不是我們預期的情況!』一下子便哭了。老師安慰我們這只是評估,但也啟發了我,教練要顧及多方面需要。」
|
▲同學會到健身室學習使用不同的訓練器材。 |
為未來鋪路 多做事前準備
去年中學畢業後,卓琳升讀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體適能及運動教練文憑課程,並計劃修讀相關高級文憑,一步步邁向教練之路。簡威南稱,大部分畢業同學修讀運動相關課程,如一位與她同屆的同學升讀了浸大體育及康樂管理文學士,小部分則投考紀律部隊。他透露來年課程加入籃球和羽毛球項目,裝備同學前路,「籃球和羽毛球的學習門檻較低,也有國際比賽和完整的運動產業,希望藉此提升學生考取教練牌照的興趣。」課程亦跟運動業界時有聯絡,不時招募同學當全港或國際比賽的義工,有同學畢業後獲實習機會。
他表示,課程對體能要求不高,亦不會因為申請者是校隊或港隊成員、曾奪運動獎項而加分,熱愛運動才是最重要的入讀條件。申請者需參加小組面試,講述選修原因和期望。他建議同學多向老師查詢課程資訊、向師兄姐討教學習心得,以及參加ApL展覽和導引課程。
卓琳認同同學需作事先準備,如上初中體育課時多留意體適能測試的內容。她寄語同學選科應以興趣為先,「不要只因想獲取更好成績而轉讀ApL課程,否則難以調節心態。」
|
▲簡威南指高中體育科要求一定體能,而此課程著重理論與實習配合,培育學生成為運動教練。 |
相關文章:
探索未來,為自己人生掌舵
邁向高中學習生活
中學生出路圖
高中學制簡介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簡介
大學收生負責人給同學的選科意見
高中選科策略
高中應用學習課程一覽(2018-20學年)
高中應用學習課程專訪
聯招院校一般入學要求
聯招以外本地學士課程一般入學要求
副學位簡介
《高中選科及升學指南2018》
免費索取指南
下載電子書
圖片來源(部分): Freepik